詳情
張大千(1899-1983)
行書書法—〈吳子深畫譜跋〉書稿/行書詩
水墨紙本(未裱)五幅

(一)共兩幅,每幅 34 x 68 cm. (13 38 x 26 34 in.)
〈吳子深畫譜跋〉釋文:
四十年以來,海上藝林莫不艷稱三吳一馮,蓋謂毘陵馮超然、石門吳待秋、吳郡吳子深、吳湖帆四先生也。超然擅場人物、仕女、山水,兼綜湘碧、耕烟;待秋專攻麓臺;湖帆宗尚思翁,上追倪黃。而子深先生則致力湘碧、思翁,溯源董巨,尤擅竹石,邁越仲昭、衡山,其得意處直逼鷗波父子。予每見其古木竹石,無不下拜,嘆為元(人)、明以來,無與抗擅手者。
喪亂以來,流居海(嶠)外,孤憤填膺,(無)未由宣洩,於是一一(意)寄之於此君。古稱喜氣畫(蘭)。怒氣畫竹,先生何怒,但寓其家國之恨耳。超然、待秋、湖帆三公攜手泉壤,惟先生巍然壽考,如魯殿靈光,從學者益眾,苦難一一指授。爰採明末(清初)安節芥子園例,耗歷歲月寫成四卷,筆墨運用先後之(序)宜,位置疏密之要,枯槎片石,(孤)一竿叢葉以至成章,莫不詳盡,當永為後進楷囑(沾潤無窮)。吾弟目寒自台北遠寄示予,待覽之餘,歡喜,輒為題此,奈目疾未瘳,八法工拙未暇計也。

(二)34.5 x 67.7 cm. (13 58 x 26 58 in.)
釋文:
諸畫冊之耑聊申,遙祝先生不以其邏筆無文為可哂耶。
中華民國六十一年(1972)歲在壬子夏,西蜀晚學友弟張爰頓首拜祝。
五畝開園種百根,苔枝綴玉月留痕。殷勤說與兒孫聽,(要)識得梅花是國魂。
石濤而後有延濤,戲寫秋蘭出楚騷。
榖年自是吾宗秀,似舊名家欲自超。折取一枝霜後葉…。

〔背面〕釋文:
霜葉秋蘭各自都,花間蝶子未應無。空闊無多迴旋地,夢入南園笑老夫。

(三)34 x 69 cm. (13 38 x 27 18 in.)
〈看梅雜詩〉釋文:
老耽花木復耽書,如此心情孰解予。明月在天霜在地,看梅把卷立階除。
雪後風吹特地寒,看花掩鼻倚闌干。新來頗覺吟情苦,(恰)得似梅心一點酸。

(四)36.8 x 40 cm. (14 12 x 15 34 in.)
釋文:瘦影橫窗有雪痕,花時正好閉柴門,十年流落初成慰,招得孤山處士魂。
榮譽呈獻
Yorkie Tam (譚又維)Associate Vice President, Specialist, Chinese Paintings
佳士得專家或會聯絡閣下,以商討此拍品,又或於拍品狀況於拍賣前有所改變時知會閣下。瀏覽狀況報告

相關文章

Sorry, we are unable to display this content. Please check your connection.

更多來自
夏日芳華:中國書畫與張心嘉珍藏網上拍賣
參與競投 狀況報告 

佳士得專家或會聯絡閣下,以商討此拍品,又或於拍品狀況於拍賣前有所改變時知會閣下。

本人確認已閱讀有關狀況報告的重要通知 並同意其條款。 查閱狀況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