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情
張大千(1899-1983)
贈雯波行書詩稿
水筆紙本(未裱)八幅
每幅30.1 x 45.5 cm. (11 78 x 17 78 in.)

(一)釋文:旛旛風不動緣心動,識得真源是道源。

(二)釋文:花落風吹何處,人歸雪滿前邨。只有老夫好事,更無閑客敲門。

(三)釋文:勝事吾家尚可攀,花時無日不開顏。直須更作(個)爭春例,一樹梅邊一翠鬟。自愧(覺)才粗無瘦句,每嫌筆拙欠深功。月明樹樹捫搎遍,又…。

(四)釋文:小我卅年呼嫂嫂,同君一輩愧孃孃。

(五)釋文:金篦重刮眼重明,試寫梅花一兩莖。寄與易安李君子,可無瘦句贈先生。
貂裘換酒氣仍豪,更欲煩君賦(楚)楚騷。各據一隅同一笑,藝壇高峙兩清標。

(六)釋文:惶惶南極老人星,百籍琳瑯壓輦輕。要我熟精文選理,書田須用九牛耕。
海外扶餘似得無,羨君南面擁群胡。久輕萬戶封侯富,千餅金才乞一圖。

(七)釋文:杵臼交深老回首,(愧)不論詩朝與同武,即論畫筆亦吾師。
定山二歲長於我,老益縱橫我不如。頭上花枝尊裏酒,不辭爛醉有人扶(愁)。
定山求志不求名,托命花叢更老成。翻喜十雲情不妒,從君廣列女門生。

(八)釋文:命卿為妹殊不可,認我作姐未為當。各有會心同一笑,任呼嫂嫂喚孃孃。
題識:此秋贈雯波詩二首已忘其上二句。

註:上款人徐雯波為張大千先生的第四任妻子。在張大千於1949年後離開大陸故土,徐雯波女士伴隨著張大千周遊列國、雲遊四海,悉心照料張大千的生活大小事,無微不至,也因此成為大千筆下重要創作題材及靈感的泉源。
榮譽呈獻

相關文章

Sorry, we are unable to display this content. Please check your connection.

更多來自
夏日芳華:中國書畫與張心嘉珍藏網上拍賣
參與競投 狀況報告 

佳士得專家或會聯絡閣下,以商討此拍品,又或於拍品狀況於拍賣前有所改變時知會閣下。

本人確認已閱讀有關狀況報告的重要通知 並同意其條款。 查閱狀況報告